诚信
共享
专业
开放
公司估价
免费发布
帮助中心
用户登录
经纪人登录
首页
公司转让
其他转让
知识产权转让
需求大厅
代办大厅
交易数据
新闻资讯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免费发布
买
我 要 买
卖
我 要 卖
转
知识产权
诚信
担保,无后顾之忧
Good faith guarantee, no worries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企转转
>
行业新闻
>
一季度GDP十强城市出炉!
一季度GDP十强城市出炉!
2024-05-02
|
1737
随着南京市于五一假期前一天公布主要经济数据,一季度内地城市GDP总量十强名单正式出炉,各单项冠军也同步揭晓。
GDP总量十强城市依次为: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苏州、成都、杭州、武汉、南京。
这一排序与去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变化,但与去年的年度排名几乎完全一致。这主要是因为,去年一季度是新冠疫情防控全面放开后的第一个完整季度,各地经济社会生活恢复进度不一,不能真实反映各地的综合经济实力。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发现,从GDP同比增速来看,十强城市中的一半(北京、深圳、重庆、苏州、武汉)高于全国(5.3%),另一半低于全国。其中,增速最高的是苏州,一季度实现GDP5549.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下同),增长7.9%(同比,下同);增速最低的是广州,一季度实现GDP7161.14亿元,增长3.6%。
从部分关键指标来看,上海在GDP总量和人均居民收入两项指标上拔得头筹,深圳在工业增速、投资增速、外贸增速三项指标上处于领先,苏州则在GDP增速、服务业增速、消费增速三项指标上位居第一。此外,重庆、北京、武汉在工业增速,重庆、苏州、北京、上海在服务业增速方面也可圈可点;而在消费表现上,多个城市表现欠佳,其中杭州、北京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甚至出现下降。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企业与市场研究中心副主任郑天骋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指出,从一季度经济十强城市的表现来看,目前内需不足是阻碍GDP更快发展的一大因素。应加大布署以提升内需为目的的经济政策,在需求端给经济增长增添更多动能,包括落实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等。
GDP前十格局大致稳定
跟2023年城市GDP十强相比,今年一季度的十强名单还是老面孔,其中第十名南京的GDP为4359.56亿元,比第11名宁波(3992.2亿元)、第12名天津(3890.08亿元)高出不多。
GDP十强城市及增速对比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
跟去年的年度数据相比,十强排序仅有第四名重庆(7232.03亿元)和第五名广州互换了位置。从一季度数据来看,重庆无论GDP增速还是第二、三产业增速,都比广州要快。去年二者的GDP总量仅相差约210亿元。不过,由于重庆的土地面积是广州的9倍左右,经济密度显然远低于广州。
2023年,广州勉强守住GDP第四城的位置,主要得益于在三次产业结构中占比超过七成的第三产业增势良好(增长5.3%,比全国低0.5个百分点);占比约四分之一的第二产业增加值仅增长1.4%,低于全国3.3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也是增长1.4%,低于全国3.2个百分点。
今年一季度,广州主要经济指标依然全面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三次产业的角度看,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比全国低0.2、3.7、1.0个百分点。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1%,比全国低6个百分点。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的角度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速分别比全国低1.2、0.2、3.3个百分点。
一季度,上海市实现GDP11098.46亿元,增长5.0%,比第二名北京(10581.4亿元)多出517.06亿元。二者是一季度十强中仅有的两个GDP破万亿的城市,比第三名深圳(8314.98亿元)高出2000多亿元,领先优势巨大。不过,深圳过去两年的GDP增速都比京沪高,今年一季度同样如此,总量差距不断缩小。
作为中国内地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上海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的情况下,2024年经济仍然取得平稳开局,实属不易。从统计数据看,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2%,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增长6.7%,都是较为出色的亮点。
一季度十强城市中,有8个城市的GDP超过了5000亿元,除了沪京深渝穗5市,还有第六名苏州、第七名成都(5518.2亿元)和第八名杭州(5112亿元)。可以看到,成都和苏州之间的差距十分微小,仅有30.8亿元。但苏州的GDP增速达7.9%,超过成都2.9个百分点。并且,经过一段时间的苦练内功,苏州的产业转型升级已基本完成,经济增长动力较强,成都要想反超,难度不小。
去年一季度,苏州的GDP增速曾下降至1.9%,在GDP十强城市中仅高于广州的1.8%。当时最大的拖累因素是外贸和工业,当季度进出口总额和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下降15.4%、2.7%。今年一季度,苏州经济强势复苏,外贸、工业和服务业均大幅上涨。其中,外贸进出口5934.8亿元,同比增长9.6%,在全国主要外贸大市中列第四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高于全国(6.1%)4.9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1%,高于全国2.1个百分点。
杭州一季度经济增速也不高,低于全国0.2个百分点。拖累增速的主要是第二产业增加值(1299亿元)仅增长3.2%。服务业表现较好,增加值3762亿元,同比增长5.7%,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2.2%。此外,一季度杭州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078元,在十强城市中仅低于上海(24640元)。民营经济发达是杭州百姓富裕的重要原因。根据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杭州有42家企业入围,占全国总数的8%以上,连续21年居全国城市首位。
第九名武汉一季度实现GDP4532.16亿元,增速高于全国0.3个百分点。经受过新冠疫情的严重肆虐后,武汉经济正在追回失去的时光,今年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加快。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比上年全年加快2.9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比上年全年加快4.7个百分点。
第十名南京一季度的表现较为平淡,GDP增速只有3.8%,仅高于广州(3.6%),低于全国1.5个百分点。在石化、钢铁等主要行业增长承压的情况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2%,低于全国0.9个百分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1%,低于全国1.6个百分点;完成出口总额增长4.3%,低于全国0.6个百分点。此外,相比其他十强城市,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不全,一些细分项目无从比较。
工业增速撑起GDP增速
当前,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十分显著。从一季度GDP十强城市来看,经济增速高于全国的5个城市,恰好也是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的城市。其他5个则是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低于全国的城市。
具体来看,一季度GDP增速最快的苏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高于全国(6.1%)4.9个百分点。其中,电子信息、汽车制造两大行业产值实现两位数增长,同比分别增长10%和15.8%,两大行业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贡献度达58.5%。传感器、智能电视、新能源汽车和集成电路等高新技术产品产量持续快增,同比分别增长132.6%、53.8%、39.1%和34.3%。
一季度GDP增速第二快的深圳(6.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5%,比上年同期提高7.0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8%,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3.1%。主要高技术产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其中,3D打印设备、电子元件、服务机器人产品产量分别增长62.9%、72.0%、45.6%。深圳长期坚持"工业立市""制造业当家"战略,2022年首次夺得国内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双料冠军,2023年成功卫冕,已经坐稳"工业第一城"之位。
一季度GDP增长6.2%的重庆,工业增长态势仅次于深圳、苏州。一季度该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比去年全年加快2.0个百分点。从主要支柱产业看,汽车、材料和电子产业分别增长23.7%、8.0%和7.3%,是全市工业实现较快增长的主要支撑。工业新产品产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等产量分别增长1倍和3倍。
北京市一季度的经济增速为6.0%,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达到7.5%。这个速度比2023年全年大幅提高了7.1个百分点。在拉动北京工业增长的因素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贡献"大户",增加值增速达到12%,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成。再往下细分,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长2.6倍,理想汽车和小米汽车合计贡献了百亿元工业产值。
武汉市一季度GDP增速为5.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也取得7.5%的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2.9个百分点。36个行业大类中,有24个行业实现增长。新能源汽车、手机、电子元件、光电子器件、电子计算机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26.4%、39.3%、29.5%、21.5%和20.4%。
一季度5个GDP增速低于全国的十强城市中,广州的工业增速虽然回升很快(比去年同期提升5.9个百分点),但由于基数是-5.8%,所以今年一季度的增速也仅为0.1%,排名十强城市倒数第一。如果考虑价格变化因素,名义增速大概率是负数。其他4个城市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南京5.2%,成都3.9%,上海1.9%(全市工业增加值口径),杭州3.2%,也均低于全国。
作为华南地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城市,广州的工业低位运行已经有些时日了,工业对整个经济的贡献也呈衰减之势。第一财经记者查询历史数据并计算发现,最近十年广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大幅下滑,已从2013年的28.73%降至2023年的16.95%。而2013年深圳的该项数据为40.74%,2022年仍有34.6%。
广州工业何以至此?有区域经济研究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广州工业三大传统支柱产业是汽车、电子和石化,三者合计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一半。近年来,这些产业深受外贸动荡、需求不振、产业转移等因素冲击。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潮中,广州的速度偏慢。拿该市第一大支柱产业汽车制造来说,在行业全面转向电动化、智能化的过程中,身为老牌汽车制造基地的广州明显落后,新能源汽车产量被深圳、上海、西安、合肥、长沙、常州等城市超过。作为国内燃油车行业的领跑者,一季度广州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2.0%。
2022年初,广州正式提出"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的发展路线,并将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三大新兴支柱产业打造。这一策略已初见成效。今年一季度,广州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增长11.6%,其中,医药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8%和16.2%。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进一步释放产能,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液晶显示屏、集成电路圆片产量均增长20%以上。
苏州领跑服务业增速
服务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占比最大,也是决定城市经济量级的关键。综合来看,服务业是一季度十强城市增长最为稳定的行业。
从体量看,一季度北京的服务业增加值达9256.0亿元,高居第一;上海以8691.68亿元紧随其后;深圳、广州为5000亿元级,分别为5497.68亿元、5479.13亿元。其他皆为5000亿元以下量级,包括重庆4291.38亿元、成都3875.0亿元、杭州3762亿元、苏州3098.8亿元、南京2876.50亿元,最低的是武汉2708.88亿元。
从增长速度看,一季度数据显示,GDP十强城市中,苏州、重庆、北京、上海、杭州、武汉、成都7市的服务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水平(5.0%),深圳、广州、南京3市低于全国水平。
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最高的苏州,一季度增长7.1%,高于全国2.1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12.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3%。全市监测旅游景区景点接待游客同比增长60.6%。全社会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28.4%,快递业务收入增长15.5%。经历了去年一季度的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5.8%,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
同为江苏省城市,作为省会的南京,一季度服务业增速却排名十强城市榜尾,仅为3.4%。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该市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9.4%,公路货物运输量增长22.2%,水路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长12.4%,邮政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6.3%,禄口机场货邮吞吐量同比增长21.8%,全社会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16.3%。
一季度,重庆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9%,高于全国0.9个百分点。重庆市统计局公布的1-2月份统计数据显示,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64.39亿元,同比增长9.8%,比去年全年加快1.6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有八个行业门类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其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长较快,分别增长25.1%、15.8%;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6.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4.4%。
同期,北京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8%。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快速增长,实现增加值2379.2亿元,增长13.7%;金融业平稳支撑,实现增加值2197.0亿元,增长4.7%;接触性行业继续恢复,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82.2亿元,增长8.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43.8亿元,增长12.0%。
上海市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增速与北京相同,也是5.8%。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77.24亿元,增长16.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1350.99亿元,增长14.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766.30亿元,增长6.8%;金融业增加值2096.70亿元,增长5.1%。
杭州一季度的服务业增加值增速为5.7%,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2.2%。其中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主体的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5.7%,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增长4.2%。
一季度,武汉、成都的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5.4%、5.3%。十强城市中的另一对同省兄弟深圳、广州,服务业增速分别为4.5%、4.0%,双双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仅高于南京。
深圳外贸进出口狂飙
如果说单项"三冠王"深圳在工业增速上只是小幅胜出的话,它在固定资产投资和外贸进出口上则可谓优势尽显,尤其是外贸更是遥遥领先。数据显示,一季度深圳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0%,高出全国(4.5%)12.5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10202.88亿元,为10年来同期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8.8%,高出全国(5.0%)23.8个百分点。
投资是反映经济信心的最直观指标之一。在这项指标上,一季度GDP十强城市分化明显,其中深圳、北京、上海表现突出,成都、杭州、苏州、武汉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重庆、广州则低于全国,南京未公布具体数据。郑天骋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京沪深作为中国固投占GDP比重较低的城市,近年来投资持续发力,表明京沪深的投资回报率获得市场认可,同时表明投资成为拉动一线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一季度深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1-2月加快4.0个百分点。分产业看,工业投资增长80.1%。分领域看,制造业投资增长88.6%,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06.1%。这几项数据均遥遥领先于其他十强城市。
相比其他城市,深圳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深受土地资源紧张制约。为了吸引优质项目落地,保持经济增长势头,深圳市想方设法保障产业用地,一方面在存量土地上实施城市更新、工业上楼和集中连片区域开发;另一方面争取到国家和广东省支持,在相距60公里的汕尾市获得一块面积接近深圳四分之一的"飞地"——深汕特别合作区。后者聚焦发展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新材料、智能制造机器人"一主三辅"产业,为深圳在近两年相继夺得国内"工业第一城"和"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城"立下大功。
一季度北京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3.6%,比1-2月提高4.2个百分点,超过全国9.1个百分点。其中,反映企业扩大生产能力的设备购置投资增长53.5%,反映实物工作量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增长16.9%。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5.2%,制造业投资增长15.0%,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0%。分产业看,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8.6%,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37.0%。
上海一季度的固定资产投资也较为强势,同比增长达9.2%。其中,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8%,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8.1%,工业投资增长11.3%。同期,成都、杭州、苏州、武汉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为6.8%、5.8%、5.5%、5.0%,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重庆、广州则分别以4.4%、4.3%的固投增速略低于全国。
外贸方面,一季度深圳、武汉、苏州、成都、杭州5市的进出口总额增速高于全国,其他5市低于全国。其中,一季度北京地区(含中央在京单位)外贸首次突破9000亿元,达9093.6亿元,增长2.3%,增速在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后转正上扬。重庆、上海的进出口总额有所下降,其中重庆进出口总额1600.4亿元,下降5.6%,主要缘于进口大幅下降19.5%,至508.9亿元。
单看出口,一季度GDP十强城市仅成都、北京两地的出口额出现同比下降,其中成都出口额1060.3亿元,下降7.3%;北京地区出口1457.7亿元,下降7.1%。出口表现最好的城市是深圳,出口额6424.4亿元,居内地外贸城市首位;增长28.2%,高出全国(4.9%)23.3个百分点。其次是武汉,出口511.5亿元,增长17.6%。外贸大市中,还有苏州、广州出口增速靠前,前者一季度出口额3635.8亿元,增长8.7%;后者出口1410.29亿元,增长8.4%。
从出口产品类型来看,十强城市的机电产品和劳密产品出口势头良好,这是一段时间以来出口主要靠“新三样”拉动之后的新变化。像出口冠军深圳,一季度出口机电产品4389.9亿元,增长14.4%,占同期出口总值的68.3%;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861.6亿元,增长61.7%。在劳密产品中,出口纺织服装261.4亿元,增长51.7%;出口家具132.6亿元,增长135.9%。深圳出口强势的另一个表现是跨境电商持续火爆。一季度,深圳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超过1100亿元,增幅接近翻倍,占到全国(5776亿元)的19%。
多地消费增长乏力
当前形势下,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被寄予很高的期待。然而,统计数据显示,即便是经济大市也不是很舍得"花钱",一季度GDP十强城市中只有3个的消费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7个城市低于全国,包括一线城市。“十强城市的消费增速普遍跑输服务业增速和GDP增速,这一现象反映了消费者信心的波动、消费结构的变化及消费市场相对于整体经济恢复的滞后性。”郑天骋在采访中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一季度,苏州是十强城市中最敢"花钱"的城市,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91.1亿元,增长10.6%,高于全国(4.7%)5.9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7%。苏州消费呈现的一大亮点是城乡齐头并进,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0.7%,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9.2%。此外,从商品种类看,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0.9%,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1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162.8%,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占汽车类零售额比重达46.8%。
同期,武汉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56.20亿元,增长6.2%。其中,商品零售1948.83亿元,增长6.1%;餐饮收入107.37亿元,增长9.2%。统计分析显示了武汉人对享用好物的不吝啬——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快速增长,计算机及相关产品、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70.9%、65.4%和49.1%。
重庆一季度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91.00亿元,增长5.5%,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跟武汉人偏好"用"的享受不同,重庆人在"吃"方面花钱更大方——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3350.02亿元,增长4.1%;餐饮收入540.98亿元,增长15.4%。
相比之下,固投、外贸数据表现强悍的深圳,在消费方面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或许印证了这是一座"搞钱"的城市,却不是一座"花钱"的城市。一季度,深圳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63.84亿元,同比增长4.3%,低于全国0.4个百分点。分消费类型看,商品零售增长4.5%;餐饮收入增长2.4%。消费升级类商品中,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分别增长9.6%、10.4%。
此外,一季度,广州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65.41亿元,增长3.5%;成都2420.0亿元,增长2.7%;南京2321.31亿元,增长3.1%。
还有消费负增长的城市。一季度,杭州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73亿元,同比下降0.2%。其中,商品零售1382亿元,下降1.6%;餐饮收入292亿元,增长7.1%。北京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53.1亿元,下降0.1%。其中,商品零售3235.0亿元,下降0.2%;餐饮收入318.0亿元,增长0.1%。看来,作为一季度十强城市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排名第二、第六的城市,杭州、北京市民"出手"还是偏谨慎的。
郑天骋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提出,从一季度经济十强城市的表现来看,目前内需不足是阻碍GDP更快发展的一大因素。应加大布署以提升内需为目的的经济政策,在需求端给经济增长增添更多动能。落实好国家以旧换新政策,积极倡导国企带头开启新一轮以设备更新为主的投资,为宏观经济创造需求,提升全社会公共效益。同时加快挖掘居民消费潜能,加快恢复市场预期,让中等收入群体敢于消费;增加城市居民收入,让低收入群体有钱消费;增加城市消费产品供给,满足高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
上一篇:
物价,开始全面上涨!
下一篇:
比特币大跌!“超11万人爆仓”
推荐新闻
2024-11
26
中央党报发声,低空经济不能“炒概念”“赶时髦”,更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经济日报:稳健有序发展低空经济
1227
中央党报发声,低空经济不能“炒概念”“赶时髦”,更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经济日报:稳健有序发展低空经济
2024-11
26
京东:相关部门已立案调查
1136
京东:相关部门已立案调查
2024-11
26
同花顺,突发!整治“直播炒股”,浙江证监局出手!
1083
同花顺,突发!整治“直播炒股”,浙江证监局出手!
2024-11
26
网易云音乐称QQ音乐“抄袭” 短视频时代在线音乐平台的竞争困局与突围
1177
网易云音乐称QQ音乐“抄袭” 短视频时代在线音乐平台的竞争困局与突围
2024-11
262024-11
262024-11
262024-11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