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5

|

73

再一次,昆山成为了“榜一大哥”。


前段时间,《2024中国百强县》榜单公布,不出所料,昆山又是以第一名的姿态出现在大众面前。


其作为2023年唯一GDP超5000亿元的县城,在甩开一众对手的同时,也成为了国家级经开区前四中的唯一一个县级市。


谈及昆山,大部分人都知道它实力很强,年年拿第一,还被外界冠以“别人家的孩子”,但具体怎么个“强法”,可能很多人就答不上来了。


昆山凭什么年年拿第一?


这里简单列一组数据:昆山面积仅93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为210余万人,但是昆山的GDP总值达5140.60亿元,连续20年全国第一,打造了1个7000亿和1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这也使得昆山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连续三年突破万亿,并跑出了48家上市公司。


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在改革开放之初,昆山还被称为“叫花子”县,1978年GDP仅为2.42亿元,相当于45年的时间,经济增长了2124倍。


从一个曾经的农业小县到如今的全国县域经济领头羊,昆山做对了什么?又是如何实现千倍增长?


66d8e11dbbd24.png


66d8e129d5bbf.png

给昆山一个机会,还你“千倍增长”


“春暖花香,岁稔时康。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从古至今,江浙一带向来属于中国的繁华富庶之地。


在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江浙之地也是率先投身于经济发展的浪潮,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发展的奇迹。

但在这其中,很多人可能想不到,连续20年第一的昆山,在当时扮演了一个落伍者的角色。


时间回到1978年,彼时昆山还只是苏州下辖的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小县城,地区生产总值2.42亿元,财政收入仅为0.35亿元,昆山仅有的工业也是为农业配套:


一家化肥厂、一家化工厂,外带农具一、二、三厂,就已是当时昆山的所有工业家当了。


因为经济在苏州下辖的6个县中排名倒数第一,昆山还被外界称为“小六子”,性质恶劣点的,更是嘲讽昆山是苏州的“叫花子县”


这使得当时昆山人去外地被问起是哪里人时,也只回一句“苏州人”,随后便岔开话题,有人还曾回忆起那时昆山的“凋敝”:

“当年,很多司机沿着312国道往东边开,道路两旁都是稻田,只有远远看到一处三角形建筑,上书‘昆山’两个字,才知道‘哦,到昆山了’,然后加紧赶路。”


事实上,在20世纪60、70年代,昆山还是苏州地区发展比较好的,是全国有名的“大粮仓”,短短几年时间,昆山就掉队到末尾,为什么会这样?


在时任县长的吴克铨看来,昆山因为思想不解放,没有像周边的常熟等地一样及时发展乡镇经济,跟上改革开放的步伐。而之所以如此,又是因为昆山当时背负着国家粮食任务,担心发展工业导致农业退后。


与此同时,随着昆山人口数量的增长,昆山也已从“田多劳少”变成了“劳多田少”,大量劳动力闲余,于是昆山政府上下达成了共识,下定决心要发展工业。


但是昆山想搞工业,面临“五缺”挑战:缺资金、缺技术、缺设备、缺人才、缺管理经验;不过昆山也有自己的优势:地理位置好,交通方便;土地多,水系湖泊多,农副产品丰富;劳动力丰富、成本低。


作为江苏距离上海最近的城市,昆山的优势满足了上海当时发展的需求,而上海又能给到昆山所缺乏的。昆山随即决定转变思路,充分借助上海的“东风”来发展。


“要发展,靠上海”,成为昆山百姓家喻户晓的口号。昆山的各行各业开始跟上海搞联营,纺织工业更是全行业跟上海联营,而这仅是一个开端。


随后,昆山又抓住了和贵州风华冰箱厂合作的机会,用一列火车将整个风华厂从山区拉了过来,将“联合”的思路从上海延伸到了“三线”城市的企业,并扩散至全国……


从东依上海,到西托三线,昆山始终没有停下脚步,又将目光放在了大陆以外的地区。


于是台湾地区的企业来了,富士康、仁宝、捷安特等一批台湾地区的企业都来到昆山发展,有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3月,昆山全市累计批准台资项目5832个,增资项目2640个,投资总额693.54亿美元;


日本的企业也来了,丰田、牧田、禧玛诺等上百家日本知名企业在昆山开发区投资落户,涵盖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食品等多个行业;


全世界各地的企业都来了,三星、戴尔、百利盖等企业也纷纷落地昆山,它们成为了昆山经济发展的突出贡献者和投资环境的最佳代言人。


截至目前,昆山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11433亿元,连续三年突破万亿,并打造了1个近7000亿元计算机通信产业,通用设备制造、汽车制造等13个百亿级产业;与此同时,昆山也是民企和外企最具活力地之一,拥有上千家产值超亿级企业,全球在昆山投资的国家和地区数量更是达80个。


可以说,40多年的时间,昆山从2.4亿元GDP,到超5000亿元规模,经济实现千倍增长的背后,也为我们展示了一条“东依上海、西托三线、内联乡镇、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发展之路。


66d8e1533266a.png

66d8e15c55a44.png

昆山之路,打造最牛县城


可能会有人好奇,明明苏州其它县市40多年的时间也一直发展,为什么昆山能后来居上?为什么昆山能成为民企和外企最具活力地之一?


昆山之路。


在1988年,《人民日报》就发表了文章《昆山之路三评》,对当时昆山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从此,“昆山之路”便一举成名天下知。


那么,到底什么是“昆山之路”?


可以用一句话总结:这是一条“不等、不靠、不要”“敢想、敢闯、敢干”的改革开放之路,也是一条“唯实、扬长、奋斗”的发展之路。


1.不等、不靠、不要,敢想、敢闯、敢干


正如在前文中我们提到,昆山在改革开放之初,因为思想不够解放,未能及时发展乡镇企业,发展起工业能力,导致昆山成为了“小六子”。


而等到昆山想要做出改变时,此时,已有“三座大山”横亘在昆山的面前:

(1)没有政策扶持,放在当时的背景,这无疑是一个“紧箍咒”,意味着昆山想要随便做点事,都可能被扣上“大帽子”;


(2)没有资金支持,一方面昆山作为一个农业县,财政收入低,另一方面,昆山位于上海和苏州的接壤处,看似地理优势大,但反过来说又面临被上海和苏州双重虹吸的困境;


(3)没有资源加持,尽管离上海近,但当时的上海也是“百废待兴”,很长一段时间,闷头发展,顾不上周边的省市,与此同时,苏州周边依靠乡镇经济起家的县城都是“抱团取暖”,唯独昆山孤苦伶仃谁都不搭理。

没伞的孩子在雨天只能玩命奔跑,城市同样如此。


为了打破现状,昆山做出了一系列“出格”的事情:


先是主动丢掉“面子”,出台相应的招商引资方案,用“热脸去贴冷屁股”,去上海找企业来昆山办联营厂,摆脱“姥姥不亲,舅舅不疼”的局面。


为此昆山政府还发动了全国各地,尤其是在上海的昆山人来帮忙出点子、找项目。


靠着一系列举措,昆山很快从上海引进了上海金星电视机、上海第十二纺织厂等多家企业。


1984年年底,昆山政府在赴深圳学习“取经”回来后,昆山更是打破常规,在城东一块3.75平方公里的农田“先斩后奏”办起了全中国第一个“自费开发区”。


因为是自己偷偷搞的,没经过“国家批准”,昆山当时也不敢叫“开发区”,只能叫“工业小区”。


但就是这么一个“黑户”开发区,通过与上海的持续紧密合作,得到了迅速发展,昆山工业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1987年,昆山已有19家投产企业,实现工业产值2.78亿元,到了1989年其工业产值超过了5亿元,仅次于广州开发区和上海闵行开发区。


1992年,昆山的“自费开发区”更是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列入国家级开发区序列,成为唯一获得“国批”的县级开发区。


此外,除了引进上海和三线城市的企业,昆山还大力拥抱外向型经济,做出了“三大首创”:一个就是首创自建开发区,还有首创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首创举办外商独资企业。


凭借着“敢想、敢当、敢为”的劲头,“不等、不靠、不要”的精神,在后续的发展中,昆山还进行了诸多新探索、新实践:

全国第一个封关运作的出口加工区;全国县级市第一个留学人员创业园;第一张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增值税发票;企业赚了钱,不仅按规定免税,还允许税前还贷……


也正是这些不胜枚举的举措、实践探索,昆山闯出了一片新的天地,从改革开放以来,昆山经济增长了2124倍,以全国不足万分之一的土地,聚集全国9‰的外资,进出口总额占全国1.6%。


2.唯实、扬长、奋斗


“昆山发展道路是一条创新之路,还是一条‘唯实、扬长、奋斗’之路。”


在一次演讲中吴克铨还具体解释了“唯实、扬长、奋斗”三点的含义:

唯实,就是不唯书、不唯上,解“束缚”、破“禁区”,坚持一切工作都要从昆山的实际情况出发,这是昆山之路的真谛;


扬长,就是要扬昆山之长,补昆山之短,发挥昆山的独特优势,克服昆山的劣势,这是走好昆山之路的实招;


奋斗,就是积极进取,艰苦奋斗,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其业无穷,其绩无止,这是昆山之路的精神。



吴克铨是这么解释的,整个昆山上下也是这么做的。


在1984年自费建开发区时,昆山先是到上海闵行工业区、深圳蛇口工业区学习,这两个地方有钱,昆山没钱,但没钱也有没钱的做法——“富规划,穷开发”。


昆山先是请上海规划委员会的专家做了一份优秀规划,接着在建设过程中,也不摆阔气,从实际出发,用钱精打细算。


比如,昆山不把土地全买下来,而是土地用到哪、征到哪;对工业设施也不大包大揽,而是进行企业化融资节省资金,最后,别的开发区每平方千米基础设施投资花费上亿元,但昆山每平方千米只花了1000多万元,就实现了“七通一平”——通路、通水、通电、通讯、通排水、通煤气、通蒸汽和道路平整。


只有做到唯实,才能发现自身的短板,才能发扬自己的长处,积极进取,蹚出一条合适的路径来。


对于当时的昆山来说,当资源禀赋、区位格局、产业基础一时难以扭转,那么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就在于人。


而昆山也把“人”这一决定性因素发挥到了极致:


打造“自费开发区”的过程中,昆山十分低调,但有一件事却大张旗鼓,吴克铨当时派人到上海虹桥机场,遇到企业家就问:“要不要看看昆山工业区?”


当时,吴克铨偶然从同事那得知了日本一家企业有意来到苏州办厂的消息,两个小时后,他就赶到了苏州,找到苏州轻工局局长,恳请给昆山一个机会,加入到外商考察名单中去。


经过吴克铨几番软磨硬泡后,那位局长终于松了口,同意外商来时带他去昆山看看。


1984年,日本苏旺你株式会社社长三好锐郎来到昆山考察。昆山的条件不是最好的,但是昆山用热情诚恳感动了他,又在约定好的3个月内修好道路,他终于同意来昆山投资。


就这样,日本苏旺你株式会社成为了昆山也是整个苏州市,乃至江苏省的第一家外资企业。


为了做好这个项目,昆山政府更是派人先后往北京、南京跑了100多次。


再回过头来看昆山40多年的发展,从“农转工”到“内转外”,从“散转聚”“低转高”再到“大转强”等不同的发展阶段,昆山的每一步都走在了前面,并且走得足够坚实。


也正是靠着这股心气劲,昆山经济得以迅速打开局面。截至2023年,昆山累计引进和形成省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64家,占江苏总数的17.2%。如今,昆山更是集聚80个国家和地区的9900多个外资项目、投资总额超1200亿美元。


从苏州最穷到全国最强,昆山人闯出了一条“事在人为”的“昆山之路”。


66d8e182ec348.png

66d8e18d51e95.png

昆山凭什么?


当然,可能还有人会觉得昆山的兴盛有其特殊性所在,背靠长三角,抓住了改革开放的几波浪潮,是复制不了的。


但是值得思考的是,长三角附近那么多城市,为什么就昆山脱颖而出,从吊车尾逆袭成全国第一县,就凭它离上海近吗?


事实上,昆山依旧有诸多方面值得其它城市借鉴学习:


1.放低姿态: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企业


“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企业。”这样一句朴实无华的话,自改革开放后,昆山政府就始终践行着这句话。


拿本世纪初昆山招引台湾地区的企业来说,有个说法是昆山的任何官员都会在名片上印着手机号码,并随时待命。只有企业落地昆山,便有专员陪同,协助处理一切审批手续。甚至还有官员说:


“只要他们愿意来,让我伺候倒洗脚水都没问题。”


这种看似夸张的话语背后,恰恰是昆山政府致力于打造一个优秀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在昆山找最少的部门、交最少的材料、花最少的时间,办成最想办的事情。


并且昆山营商环境的打造也不是蛮干,而是形成了一整套“组合拳”,为此在营商环境这块,昆山也做了诸多创举:


比如,昆山在全国率先提出了“亲商、安商、富商”的服务理念。在这一理念下,昆山创新了“马上办”工作机制,推出即办事项1个工作日内办结、一般事项3个工作日内办结、多部门联办事项5个工作日内办结、复杂疑难事项7个工作日内形成处办意见的“1357”诉求快速办理机制。


再比如,昆山政府还推出了从“5+2”“白加黑”到“168”的昆山服务,成为江苏省首个提出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工业项目建设“1330”目标的城市。


另外,昆山政府更是知道“营商环境在于企业,更在于企业背后的人”的道理。早在2004年,昆山就发行了一本《昆山新市民幸福指南》,并将“外来人口管理办公室”更名为“新昆山人工作委员会”,从过去强调外来人口不能做什么,转变为督促政府部门为外来人口多做些什么,让新昆山人得到均等服务、找到归属感。


事实上,一个好的营商环境从来不是单纯地说你这里有多么好的优惠政策,而是一个系统性、全方位的工程,其背后的本质是以人为本:


一个地方政府能走到企业当中去,走到人民群众当中去,真正做到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企业,留给人民群众。


2.崇法重契:让企业放心经营,让民众安心生活


在一个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市场信用、市场准入等因素十分重要。


而昆山从一开始就做好了表率。


在最初引进上海金星电视机厂等上海企业时,当时企业表示没有资金办联营厂,于是昆山帮忙出面贷款,做到了当年谈判、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盈利。


2年多后,赚了1000万元。按协议,首先要给上海厂300万元商标费,剩700万元各350万元。这时部分昆山人就有意见了,但最后吴克铨拍板继续按照协议执行。


千金买马骨,也正是这种崇法重契的精神,才让昆山能够聚集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成千上万家企业。


一个地方政府推出一些优惠政策或许能够吸引一批企业,但这终究是一时的,有些投机取巧的“伪企业家”可能拿到优惠就跑路,导致落了个一地鸡毛。只有真正能够遵循契约精神,按规章执行办事,才能实现政府与优秀企业之间的长期双向奔赴、互相成就。


事实上,法治从来不是那种“高大上”的口号,而是能在市场资源调整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要素。


市场经济既是法治经济,又是信用经济,只有坚持事事处处讲诚信,大力倡导信用文化,塑造信用社会,才能真正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3.全局思维,产业链招商


一个城市如果坚持上面两点,营商环境不会太差,但想要做到拔尖,脱颖而出,还需要找对思路,找准方法。


而昆山更难能可贵的一点,就是其从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在营造营商环境时坚持全局思维,进行产业链招商:


先做全面的园区规划,后引进相关企业,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一个环节、一个环节进行招商,持之以恒,招来的企业数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档次越来越高,同时产业链越拉越长,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集群。


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在本世纪初,昆山集中招引了台湾地区十大电脑代工厂中的6家,奠定了行业的发展基础。


但昆山人并未满足于此,为打造电子信息全产业链,昆山硬是把一台笔记本电脑拆开,里面1000多个主要零部件,看看哪些是昆山还不能生产的,重点精准招商。几年下来,昆山的笔记本电脑几乎所有零部件生产环节都已布局,仅昆山一地的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就超6000万台,占领了全球市场“半壁江山”。


到了今天,昆山电子信息产业更是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拥有数千家电子信息产业企业,形成了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链,年产值达7000亿元。


也正是依托昆山“产业链招商”的思路——创链建链、稳链固链、强链补链,集成电路、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等一批行业在昆山程成链群,数万家中小企业在昆山多元的产业集群找到了自己的立足之地,昆山更是涌现出11家百亿级以上企业,129家十亿级企业,1057家产值超亿级企业。

可以说,时至今日,昆山依旧有太多值得学习和研究的地方了。


66d8e1b2bde7d.png


66d8e1bd24f76.png

结语:

从一个昆山,到无数“小昆山”


“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


这是曾任娄县(昆山前身)县令的“圆周率之父”祖冲之,描述做学问的态度,而这也恰如其分地描述出了昆山人的做事风格,这种做事风格似乎也注定了昆山能有今日的成就。


再回顾昆山的发展,“昆山之路”已经成为江苏省、东部沿海乃至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宝贵经验和成果,也是中国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一个标杆案例。


随着当下的中国发展又来到了一个关键时刻,面临人口结构调整、全球经济下行等诸多挑战,与此同时又蕴藏着产业内迁、中西部大开发、全国统一大市场、新兴科技产业爆发等新的机遇,中国的一批城市正迎来新的发展窗口。


但从一个昆山,到大量的“小昆山”的出现,这背后需要更多的城市“不等、不靠、不要”,姿态放低,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企业,留给民众,让企业能够放心经营,民众能够安心生活。


而当越来越多的城市始终坚持唯实唯干,以人为本,那么更多的“小昆山”也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


参考文献:

[1]. 第一县级市,掀翻了7个省会,城市财经

[2]. “昆山之路”是什么?一位安徽干部的答案,决策杂志

[3]. 昆山原书记吴克铨深情讲述“昆山之路”:思想不解放,很难有发展,群众杂志

[4].原来昆山才是逆袭鼻祖,秦朔朋友圈

[5].210万人的苏南小县,跑出48家IPO,融中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