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今年大家都不想上班了?
2024-12-09

|

2120

导语

钱不够,不自由,无意义感

钱不够,不自由,无意义感,足以摧毁大部分人的工作热情。


每天手机里刷着网红们精彩热烈的旅行视频,羡慕Ta们可以边玩边挣钱,再反观自己的生活,加不完的班,做不完的PPT,受不了的气。


每天晚上在脑海里演练一百遍明天一早把辞职信甩到领导脸上的戏码,但真到了白天上班,看到手机里的信用卡还款信息,想想下个月的房租,叹口气,还是忍忍吧。


上班这回事,归根结底就是用时间换金钱,大多数人不愿意上班,但需要生存,除了贩卖时间之外,没有其他可以从市场上获取金钱的途径,所以只能一天天挨下去。


不愿意这样过一生的人,往往会想方设法换个思路,边上班边琢磨出路,花时间去尝试副业,蛰伏试错,直到找到新的收入增长点。

一个人想摆脱上班,这个方向是很多人容易想到的,但做不做,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大部分人会思考,但永远停留在浅层阶段,只是想当然地面对世界,搞点简单的副业还好,失败也就失败了,也只是花点时间而已。


最怕有些人脑子一热,裸辞创业,如同小白入虎口,把几年打工攒的辛苦钱三个月内付之一炬,着实可惜。


人有冲劲是好事,但不讲究策略方法、市场需求,到头来也只能是交足学费,最后忻忻离场。


如果你真忍不了的话

就会有所行动。


你不愿意让上班这件事占用你的时间精力,占用你财富自由的机会成本,那你就狠一点,破釜沉舟,少点毫无意义的无效社交和低级娱乐。


你之所以还沉浸在白天上班,晚上报复性娱乐的不健康生活习惯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你觉得当下的生活还能够忍受。


相比离职后对未来生活模糊的恐惧,你更想要维持当下生活带来的清晰的痛苦。


所以你发现没有,人就是这样,很多时候心里想的和手上做的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方向,明明已经痛苦的要死,但还是不愿意换种活法,只因对安全感和熟悉感的绝对依赖。


当然了,这是人身上的本能在起作用,人类最底层的需求就是生存,这是重中之重,所以你的潜意识会拒绝你去冒险,去寻找新的生活方式。


这种动物本能,普遍存在于大自然当中,我们说白了,也只不过是高级一点的动物罢了。


但好在人有思考能力,那些真正的高手,无时无刻不在刻意训练自己,用理智去指挥行动,用认知去推进生活,所以他们身上没有多少动物本能,有的只是理性策划之后的有效行动。


所以上不上班这件事


核心是你到底有没有想清楚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随心所欲?还是“趁年轻,多挣钱,有了钱之后有大把时间可以享受”的人生策略?全都取决于你的价值观。


很多人一辈子都在为别人而活,压根没想过自己到底是谁,当然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多人都没有,大多数人都是被命运推着走的,活一天算一天。


所以你问他们喜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他们就算不喜欢,也会想尽办法说服自己继续干下去,就算没有意义感、钱挣的不多、不够自由,他们也会忍气吞声。


很多人的生命力,就是在日复一日的重复性劳动中磨灭的。


事情上,每个人的生命都应该有无限可能,只要你执行力够强,对生活足够有激情,你的确可以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


很多时候是你被现实打压习惯了,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不爱反抗,像一头被生活摧残的老牛。


但现实就是如此,对谁都一视同仁地残酷,不会因为你善良就放过你,不给你制造麻烦。


一个思想成熟的人,不会甘心就这样被动地活着,就算横冲直撞,处处受挫,也要试试看能不能往上捅一捅、闹一闹,说不定成了呢。


试都不敢试的人,生活里就只剩打工了。


听自己的话,过自己的人生


但最好聪明一点,别冒无意义的险,用时间换空间,别上头,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先干自己不喜欢干的工作,先保证生存,在8小时上班时长之外,重拾自己的自由,想做自媒体,就去打磨好内容,想多份收入,就多花时间去摸索。


在可承受范围内,接受试错成本,接受踩坑,那些你走过的弯路,交过的学费,最后也都换算成了经验值和能力,回归到你自己身上。


够聪明的话,你就尽量在足够年轻的时候吃大量高级的苦,你确认自己这辈子要摆脱打工,拥抱自由,那你就接受自己要先跨过无数荆棘。


说一千道一万,人人都有追求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但能真正做到的少之又少。


没有足够强烈的翻身渴望,没有一往无前的执着勇气,一切自由都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