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十名:ST广物(600603.SH) 虚增收入:32亿元 广汇物流(现“ST广物”)于2016年完成重大资产重组,主营业务由原来的铅锌矿采选等,变更为物流园经营等现代物流产业链及其衍生业务等。 2021年,广汇物流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均超两成,公司业绩承压。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实现增长,归母净利润跌幅收窄。 公司业绩好转的背后,源自财务造假。经监管查明,广汇物流通过伪造交付资料等方式提前确认房地产业务收入,虚增收入、成本和利润。 2022年,广汇物流虚增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为28.94亿元、6.22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利润总额比例分别超五成、超七成。2023年上半年,公司虚增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为2.65亿元、0.56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利润总额比例分别为19.23%、15.98%。 公司高层集体参与财务造假。2020年1月-2022年8月广汇物流时任董事长杨铁军,组织、安排实施伪造交付资料等造假行为;2022年8月起担任公司董事长的赵强,知悉公司2022年提前确认房地产业务收入,参与涉案房地产项目付款审批。时任公司总经理、财务总监、副总经理,均参与涉案房地产项目付款审批。 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给予广汇物流警告,并处以500万元罚款;对杨铁军处以250万元罚款,采取五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第九名:新海退(002089.SZ) 虚增收入:37亿元 2024年2月,新海退(曾用名:新海宜)正式收到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新海退参与专网通信虚假自循环业务,连续六年财务造假,共计虚增销售收入37亿元,公司2016年至2018年连续三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实际应为负值,2019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也应为负值,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随后,公司股票被深交所决定终止上市,2024年4月18日被摘牌。该案系2024年首例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案例。 2014年,新海宜实控人、董事长张亦斌与专网通信实控人隋某力等人成立了两家公司新海宜信息和新海宜电子。公司虽然冠了新海宜的名字,但由隋某力控制。 专网通信产品的虚假生产加工及购销,上下游、产品确定、合同签订等都由隋某力操控,相关业务构成虚假销售循环。新海宜、新海宜电子虽然签订了相应的采购销售合同,但是对于合同所列的产品是否有真实用途并不清楚,对外披露为销售硬件产品的主营业务存在虚假记载。 2014年至2019年8月31日,新海宜通过直接和设立子公司方式参与隋某力主导的专网通信虚假自循环业务。2019年9月,新海宜电子不再纳入新海宜合并报表范围后,新海宜通过确认新海宜电子专网通信自循环虚假业务投资收益,虚增2019年利润。 张亦斌作为新海宜时任董事长、总裁,决定引入专网通信业务,知悉隋某力控制专网通信业务,其从2015年底起对业务开展过程中诸多异常迹象未采取措施。证监会决定对张亦斌给予警告,并处以200万元罚款,并采取十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第八名:航天动力(600343.SH) 虚增收入:38亿元 航天动力于2003年上市,以航天军工流体技术(包括液体、气体)和惯性导航技术为核心技术,从事泵及泵系统、液力传动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工程项目的承揽。 2024年3月25日收盘后,航天动力披露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经查,航天动力为迅速扭转业绩下滑趋势,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达到股东考核要求,经总经理办公会决策后于2016年以贸易方式参与隋田力专网通讯业务。 2016年至2020年,航天动力及其子公司开展的智能数据模块业务,属于隋田力专网通信自循环业务的一个环节。与隋田力合作期间,航天动力该业务涉及的全部客户和供应商均由隋田力及其相关人员指定,相关交易合同由隋田力及其相关人员提供,交易价格、数量等合同要素主要由隋田力方确定,交易标的实质是没有实际的第三方市场或使用价值的通信设备,除融资性贸易,航天动力实际为交易的资金通道方。 证监会认定,航天动力开展的专网通信贸易业务,相关交易均为虚假、不具有业务实质,航天动力虚增收入、利润,导致2016年至2020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五年累计虚增收入38.02亿元,虚增利润7213.34万元。 根据处罚决定书,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员合计被罚款1180万元,主要决策人、公司时任总经理郭新峰被采取十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第七名:ST中泰(002092.SZ) 虚增收入:42亿元 第六名:华讯退(000687.SZ) 虚增收入:43亿元 第五名:*ST中利(002309.SZ) 虚增收入:80亿元 第四名:ST锦港(600190.SH) 虚增收入:86亿元 第三名:ST舜天(600287.SH) 虚增收入:103亿元 第二名:*ST宏图(退市,600122.SH) 虚增收入:120亿元 第一名:恒大地产 虚增收入:5641亿元
2025-02
242025-02
242025-02
242025-02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