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引望”突然出现 华为布局“南北引望”是何用意?
2025-02-24

|

941

[企转转】

 2月21日,华为与上汽正式签约合作的消息引发行业关注。与此同时,华为的另一项布局也浮出水面。天眼查信息显示,2月18日,华为旗下新增投资一家“北京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北京引望’)”,注册资金1亿元,注册地为华为北京研究所。

2024年1月,华为成立了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深圳引望”),该公司被认为是承载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下称“华为车BU”)业务的主体。在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华为在其他各城市注册的“引望公司”,均是深圳引望的子公司,但此次新成立的北京引望并非如此。

从股东信息看,北京引望与深圳引望平级,均是由华为直接控股的全资子公司,且业务均聚焦智能汽车。对于一南一北两家引望子公司的布局,华为方面并未进行官方宣布。

华为车BU的相关人士向经济观察网表示,目前没有官方对外口径,“很可能只是深圳引望增加了一个注册地”。

业界普遍认为,随着智能汽车业务在华为版图中的贡献和重要性越来越大,华为在北京成立汽车业务分中心,符合其整体战略。

据华为公司董事长梁华在2月初透露,2024年华为整体经营达到预期,全年销售收入超过8600亿元,同比增长11%。他特别强调,“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快速发展”。

“南北引望”平级

2024年1月16日,在将华为车BU分拆出去独立运营的思路下,华为斥资10亿元成立100%控股的深圳引望,将其定位为“一家从事汽车智能系统及部件解决方案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公司”,同时宣布将实施股权开放。两个月后,深圳引望同时在上海、东莞、苏州、南京、杭州注册了五家子公司。随后华为希望更多有实力的头部整车企业入股深圳引望,包括已经展开合作的和潜在的车企合作对象。

由于深圳引望建立在2023年11月华为与长安所签的《投资合作备忘录》的基础上,因此,2024年8月,长安履行承诺,以115亿元入股深圳引望,获得10%的股权。随后赛力斯如法炮制,成为第二个整车股东。一时间,估值超千亿元的深圳引望成为华为旗下最受关注的子公司,在华为向整车企业“高调邀请”和问界品牌热销的带动下,谁将成为深圳引望第三个股东,一直是汽车领域中的一大看点。

就在外界猜测上汽与华为合作后将入股深圳引望时,华为却在深圳引望成立一周年之际注册了北京引望,这一操作出人意料。

从工商信息来看,深圳引望与北京引望的经营范围高度重合,核心业务均是智能汽车和人工智能,围绕汽车产业链(零部件研发、制造销售、智能车载设备)、智能车载设备、人工智能、物联网、电子元器件等展开。

不过,今年1月,华为车BU的资产已经注入深圳引望,北京引望是否还有新的汽车研发资源可以注入?

天眼查信息显示,从2024年12月20日到2025年1月17日的一个月时间内,深圳

引望增加了99个商标信息,包括引望、乾崑及同音词、昆鹏及同音词、千悟、云鹊等,目前这些商标都处于“等待实质审查”状态。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商标所覆盖的品类,除了已经上车并为外界所熟知的智驾系统、大模型等技术外,还囊括了整车,包括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自动驾驶汽车、无人驾驶汽车等。同时,深圳引望的专利信息也已经达到200项,软件著作权在过去两个月内也增加了24项。

“四界”或将扩容

目前,华为已分别与赛力斯、奇瑞、北汽、江淮车企合作打造了四个智能驾驶汽车品牌(分别是问界、智界、享界、尊界,业内俗称“四界”),同时和长安、东风、比亚迪等头部车企展开了智能驾驶层面的研发合作。

华为集团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曾强调,只聚焦“四界”合作,其给出的理由是“没有余力”。

2月20日,就在北京引望成立两天后,华为举行了百万元级豪车尊界S800的技术说明会,该车将在今年5月底上市。第二天,华为宣布和上汽正式签约,宣布打造新的智能汽车,有消息称该品牌为“尚界”。业界认为,华为或将突破“四界”的范畴,与更多整车企业推出新的“界字辈”品牌。

与整车企业合作范围的不断扩大,对华为的研发团队规模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华为的合作伙伴几乎覆盖了所有主流车企,按照当前的合作方式,和每个品牌合作时华为都需要抽调人手成立专门的团队。

目前看来,北京引望的成立,或是为了借助华为北京研究所的资源和实力来分担深圳引望的压力,不排除北京引望会成为又一个“车BU ”级的子公司。从业务范围来看,除了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等其他领域也是北京引望的开拓范围。

华为北京研究所是华为旗下业务覆盖最全面的研发中心,研发范围包括路由器、无线通信标准研究、海思半导体、智能终端、IT(存储、云计算)、2012实验室(前沿技术研究)等领域。从目前智能汽车的研发布局来看,多数车企和科技公司都在北京和上海各设研发中心,根据两大城市不同的软硬件研发资源进行定位,分别承担电动智能汽车不同层面的研发任务。

BOSS直聘的招聘信息显示,华为正在招聘的人员规模达到1万人,其中在自动驾驶层面提供了大量研发岗位,工作岗位覆盖全国各研究所。北京研究所也正在招聘自动驾驶算法工程师、网络自动驾驶算法研究员等与自动驾驶有关的研发人员。公开信息显示,北京研究所招聘的“车BU自动驾驶工程师”“智能驾驶数据挖掘算法工程师”“智能驾驶预测决策AI高级算法工程师”等岗位,对应的部门都是“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智能驾驶产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