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创业,80岁上市,他卖数据库年入10亿
2025-08-30

|

642

如果说到中国大器晚成的创业者,达梦数据创始人冯裕才应该算是其中之一。

2024年6月12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一阵锣鸣,80岁的冯裕才挥锤敲钟,迎来了他坚守40余年的辉煌时刻。

68b24be12e8a5.jpg
达梦数据创始人 冯裕才

他创立的达梦数据作为“国产数据库第一股”登陆科创板,如今年营收超10亿元,截至2025年8月25日,其市值也达到了274亿元。

“创业不易,做企业家比做教授难一百倍,40多年经历了无数险阻,终究化为今天的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在上市那天,冯裕才的千言万语汇聚成一句话。


艰难起步


1944年出生于江苏靖江,冯裕才的人生轨迹充满传奇色彩。

他本有机会投身导弹事业,却因时代变迁,只在哈军工导弹工程系上了不到两年学,就转而支援了三线建设

在军校的日子里,冯裕才不仅练就了坚韧的意志,还保持了对科技事业的无限热爱。

上世纪七十年代,当计算机在美国进入民用领域时,冯裕才敏锐地意识到软件的重要性,毅然决定投身计算机教育事业。1973年,他毛遂自荐加入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前身),开启了计算机科学的探索之旅。

在华中工学院的日子里,冯裕才亲眼目睹了武钢引进“一米七轧机工程”的壮观场景,却也经历了日本方面撤离前销毁技术资料的痛心时刻。这一经历深深刺痛了他,让他更加坚定了掌握核心技术的决心。

“关键核心技术还得自己研发,不能仰人鼻息!”这句话成为了冯裕才一生的信条。

经过深入调研,他选择了数据库管理系统作为研究方向,这一决定为达梦数据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选择攻坚数据库这一“根技术”后,冯裕才面临着从零起步的艰难局面。他用字典翻译300余篇英文论文,逐步理清技术原理并编写教材。经过六年、三次推倒重来,我国首个自主数据库原型CRDS1988年诞生。

68b24befb498b.jpg

这一成就获得了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也成为了中国第一个自主版权的国产数据库管理系统原型。

凭借这个系统,冯裕才跑北京落实了三个合作项目,预算总计达62万元。学校看到市场需求后,又为冯裕才成立一个独立的研究所,名称“达梦”取自数据库和多媒体的英文首字母“DM”,寓意“达成梦想”。

2000年,56岁的冯裕才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下海创业,正式创办武汉达梦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由达梦研究所转制)。这位年近花甲的教授,从此踏上了充满荆棘的创业之路。


生死抉择


创业之初,冯裕才和他的团队不但要面临资金、设备和技术的挑战,还要面对国外数据库的强势入场和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

2003年,达梦数据迎来了第一次生死考验。在国家“863计划”数据库测评中,达梦数据曾连续六年拿下第一,但2003年改变评比方式后,达梦数据的评分出人意料地排在了倒数第一。

所以3500万元的经费分给了其他三家单位,达梦颗粒无收,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

一番调查后,冯裕才发现,其他国产厂商之所以超越他们,是因为应用了国外厂商的开源系统。

面对“用现成技术”还是“自己造轮子”的抉择,冯裕才拍板:“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上,不依赖开源数据库!”

他坚持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原则,带领团队闭关研发七个月,终于以DM4数据库的卓越性能,在2004年的测试中震惊全场,重新夺回冠军宝座,赢得了市场的认可和尊重。

如今,达梦数据已成为国内鲜有的拥有全部源代码、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据库厂商。

68b24bfdee7ea.jpg

时间证明了冯裕才选择的正确性。随着国家重视信息安全,达梦数据不断推出重磅产品,填补了国产高端数据库的空白。凭借“三分之一价格、双倍性能”的优势,达梦在国家重大工程、金融、通信、电力等关键领域逐步实现了国产替代。

2024612日,达梦数据在科创板成功上市,成为了“国产数据库第一股”。冯裕才站在交易大厅的台上,沉稳地挥锤敲钟,他的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激动。40多年的坚守,无数次的艰难险阻,终于在这一刻化为了成功的喜悦和荣耀。

过去一年,达梦数据也不负众望,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财报显示,达梦数据2024全年营收10.44亿,同比增长31.49%,归母净利润3.62亿,同比增长22.22%,其中软件产品授权收入8.94亿,毛利率达99.69%

凭借事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达梦数据2024年还荣膺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堪称数据管理领域的“小华为”。


坚守信念


尽管已经81岁高龄,冯裕才依然保持着对事业的热爱和执着。

他说:“数据库是漫长的积累,IBM做了60年,甲骨文将近50年,达梦也有44年。我现在想的不是退休,而是达梦未来会走到哪里。”

冯裕才保持着早起和万步走的习惯,即使公司已成“国产数据库第一股”,他仍然表示:“这只是长征第一步,未来的挑战会更多。”

达梦的梦是什么?冯裕才的回答是:“让中国数据库从‘可用’到‘好用’,最终成为国际‘首选’。”

今年达梦数据希望重点开拓东南亚、中东欧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让更多国家用上性价比高、服务成本低的中国数据库。

冯裕才用超常的坚守,在快节奏的软件行业走出自己的节奏。他的人生和创业经历,是对“核心技术,岂容谈判”这一信念的最好诠释。

冯裕才办公室墙上,还悬挂着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效祥的题词——“坚持自主开发,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壮大”。这是冯裕才创业的缘起,也是达梦数据成功的奥秘。

四十年发展,达梦数据清晰勾勒出颇具武汉特色的“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路径。从高校沃土萌发国产数据库的原型,到在产业场景中落地为“产品”,再经市场打磨成为“商品”,最终推动“国产数据库第一股”上市。

在这个跨越近半个世纪的故事里,“土”与“生长”同样重要——尽管“晚熟”,但只要根扎得够深,竹节终将破土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