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亏6000万,李斌能怎么办?
2025-09-08

|

504

盈利分界点

在“汽车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新势力造车企业相继上市,与传统汽车企业抢夺市场的十几年间,各个财报发布的时间节点,汽车行业都犹如一场“比惨大赛”。

“小鹏卖一辆车亏8万,蔚来卖一辆车亏11万,理想卖一辆车亏2.3万”,2022年多家上市车企三季度财报发布后,“蔚小理”的亏损情况备受瞩目,然而,短短不到3年时间后,昔日的“难兄难弟”似乎已经“分道扬镳”。

近日,理想汽车发布财报显示,已经连续实现11个季度盈利,上半年交付新车超过20万辆;小鹏汽车上半年净利润为亏损11.4亿元,较上年同期同比收窄57%,预计将在今年四季度实现首次季度盈利;蔚来汽车二季度财报显示,净亏损为49.95亿元,再加上一季度净亏损67.5亿元,蔚来上半年亏损超过117亿元,蔚来CFO在2025年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到今年四季度,公司整车毛利率目标是16%~17%,以此来达成单季盈亏平衡目标。

数据一出,“蔚来每卖一辆亏10万”迅速引起广泛争议,按照上半年蔚来净利润亏损117亿及交付11.42万辆汽车计算,平均每售出一辆汽车,蔚来亏损10.25万元。而且,这一数据还是在今年销量大幅增长净亏损收窄的情况下计算得出的,2023年上半年,蔚来交付5.46万辆新车时,这一数据是每辆亏损19.8万元。

“蔚小理”上半年财报冰火两重天,正是上市车企的整体真实写照,马太效应更加明显,各大传统汽车集团再一次出现两极分化,新势力造车企业也在今年迎来了盈利分界点。

比亚迪以上半年3712.81亿元的营收、155.11亿元的净利润毫无悬念稳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是上汽集团,营收达到2995.9亿元,净利润同比下滑9.21%至60.18亿元,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4.31亿元,同比增长432.21%;而广汽集团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25.38亿元,同比下滑267.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亏损29.45亿元,同比下滑771.11%;江淮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7.73亿元,同比下滑356.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亏损9.16亿元,同比下滑1096.63%。

备受瞩目的新势力造车企业迎来明显的盈利分界线,未来竞争格局也因此更加清晰:理想汽车财报显示上半年净利润17.44亿元,同比增长3%;赛力斯上半年净利润29.41亿元,同比增长81.03%;零跑发布的半年报显示,公司首次实现半年度净利润0.3亿元。此外,小米汽车、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均表示有望在今年实现单季盈利或盈亏平衡。

近几年来,在电动化、智能化大潮的推动下,汽车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再加上持续了两年半时间的价格战,车企之前的竞争早已从前端销售市场蔓延至整个产业链,比拼的是财务和体系能力。如今,传统汽车企业所面临的淘汰压力并不亚于新势力品牌之争,而新势力造车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终于走到头部品牌集体盈利这一关键节点,再加上近年来多个造车新势力品牌资金链断裂退出市场,这一轮造车热潮,或许即将迎来上半场赛点。

分化加剧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7月,汽车行业利润2737亿元,同比增长0.9%;汽车行业利润率4.6%,较1—6月的4.8%利润率有所下降。这一数据好于2024年的4.3%,但仍处历史次低位。

行业数据背后,“强者恒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正在进一步加剧。

除了比亚迪和上汽集团,长安汽车和吉利汽车今年上半年也实现了净利润增长:长安汽车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26.91亿元,同比下滑5.25%,扣非归母净利润实现增长,同比增长26.36%,为14.77亿元;吉利汽车实现营业收入1502.85亿元,同比增长27%;归母净利润实现翻倍增长,达到66.57亿元。

吉利汽车相关管理层在业绩会上表示,吉利汽车新能源盈利周期全面开启,单车核心归母净利润在今年上半年提升至4724元,同比涨幅达37%,核心归母净利率从2.8%增长至4.4%,涨幅达57%。

同期其他几家上市车企的情况却不甚乐观。

长城汽车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23.35亿元,同比增长0.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5.81亿元,同比下滑36.39%。北汽蓝谷上半年营业收入95.17亿元,同比增长154.38%;利润总额亏损32.78亿元,净亏损23.08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亏损23.36亿元。

广汽集团上半年营业收入421.66亿元,同比下降7.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25.38亿元,同比下滑267.39%。东风集团股份上半年实现营收545.33亿元,同比增长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5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6.84亿元下降91.96%。

江淮汽车上半年营业收入193.6亿元,同比下降9.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73亿元,上年同期则为盈利3.01亿元,同比下降356.89%。

长城汽车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解释称,报告期公司开启新的产品周期,实现销量和营业收入的同比增长,同时加速构建直连用户的新渠道模式以及加大新车型、新技术的上市宣传及品牌提升,投入增加导致净利润波动。

这也是传统车企目前普遍面临的转型“阵痛期”。在电动化、智能化大潮下,上市车企旗下的电动产品未能及时形成规模化效应,而燃油车产品销量又不断下滑,导致亏损持续加剧,“掉队”风险如影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