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5年9月15日,根据北京官方透露的消息:北京市级机关的搬迁工作已经完成,城市副中心发展从有序拉开城市框架向全面提升功能品质坚定迈进。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这句话就是要告诉大家:从2025年开始,北京和首都真正实现了“彻底分离”,北京是北京,首都是首都。
北京的新发展要从“北京城市副中心”重新起步了。
通州区,也就是北京城市副中心,要迎来全面提升功能品质的发展新阶段,这是北京未来经济的新增长点。
北京和首都的“彻底分离”,这背后还包括了两层含义:
第一是“功能的分离”。
首都主要是“政治、文化、外交、科创”等首都功能,大多数属于“非经济”功能。
通州北京这边主要是“总部经济、文旅、商业金融、消费”等非首都功能,大多数属于“经济”功能。
这就意味着,除了北京市级行政中心之外,未来在北京主城区的一些经济功能,可能也会流向北京城市副中心。
比如说央企总部和分公司,北京的市属国企总部,金融街的金融机构总部、商业中心、外企机构、高校、医院等经济功能。
预计这种功能的分离,将会给北京城市副中心带来接近40-50万的常住人口。
一个全新的北京城市中心,肯定是要在北京东部崛起了。
未来10年,大概率还要把燕郊、大厂、香河等廊坊北三县地区“加进来”,一起打造一个“非首都功能经济区”。
第二是“政策的分离”。
功能的分离必将带来政策的分离。
简单来说,就是首都很多的政策可能将会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逐渐放开。
最典型就是这一次国务院选择了“10个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地区”,其中第一个就是“北京城市副中心”。
意思就是要赋予北京城市副中心更多的“自主权”。
北京的很多政策,可以不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实施”,而是由北京副中心自己决定。
在政策上,北京和副中心“彻底分离”,首都会更加严厉,副中心会更加宽松。
最典型就是“买房限购政策”,北京其他地区我们不好说,但是对于北京城市副中心来说,应该可以实施“更大的宽松政策”。
比如通州区不仅可以放开“国内居民的购房限制”,甚至可以考虑针对“外籍人和外资”逐渐放开购房限制。
这样就可以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资金,来通州“淘金”。
在北京的东部,打造出一个“国际发展自由特区”。
再比如“落户政策也可以放松”,在通州可以实施更大规模的积分落户规模,引导企业和居民来通州就业和生活。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国际大都市,其吸引力是非常高的。
关键在于“政策管理不能太紧”。
如果政策管的太死,那么就算北京的吸引力再大,普通人也无法享受到这种吸引力,最终也是无法得到发展。
比如说北京的房产,明明大家都觉得有价值,但是由于严格的限购政策迟迟不能放开,所以大多数中国人都买不到。
再好的东西,如果大家都买不到,那么该跌还得跌。
再比如大家都知道北京的户口很吸引人,但是由于落户政策过于严厉,所以北京户口对大多数人的来说,只是画梅止渴。
所以北京虽然好,但是这些好处,由于政策管的太死,所以普通人却很难享受到。
所以该走的走,该散的散。
现在随着首都和北京彻底分离之后,发展的新契机终于出现了。
既然首都不能放松,那么新北京就应该放松,通州就可以放松。
十四五规划已经结束,2025年既是一个对过去五年的总结,也是一个对未来5年的起点。
希望在未来5年,我们能够在北京的东部,看到一个政策宽松,经济自由,人口和产业蓬勃发展的“新北京”。
2025-09
222025-09
222025-09
222025-09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