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行业主流观点认为,人类与机器人最大的差别在大脑。人类拥有充满智慧的头脑,可以创造许多天马行空的想法,这是机器人无法做到的。然而,2022年聊天机器人ChatGpt问世以后,AI开始爆发式增长。国内百度的文心一言、阿里的通义千问、宇树科技的deepseek、腾讯的元宝先后面世,让AI搜索成为互联网上最普遍的操作。AI的算法也许无法替代人类五花八门的想法、精英阶层的智慧,但要替代普通人的大脑是有可能实现的。机器人取代人类的进程中,大脑这一关被算法给突破了。接下来,就看机器人能否实现跟人类一样的肢体动作了。只要躯干、肢体动作也能达到与人类一样,人形机器人就能真正问世并代替人类工作。不过,人形机器人目前还有最难的一关,那就是机器人的手。不要小看人类的手,它的灵巧性超乎想象,可以做到剪刀石头布、旋转、拍打、拳击、拾起等许多高难度动作。在人类眼中稀疏平常的动作,在机器人这里却是最难实现的。举个例子,国内汽车制造使用的机械臂,使用最广泛的是6个自由度的机械臂,能够在6个方向自由转动、实现装配、搬运、焊接、喷涂、拆卸等工作。可是,6个自由度的机械臂只能做到机械动作,无法更精细化。比如搬运过程中,如果需要捆绑货物,机械臂是无从下手的,只能依赖其他捆绑机器或人工。所以,灵巧手也被称为实现人形机器人的“最后一公里”。如何突破灵巧手,成了整个机器人行业的焦点。2024年底,特斯拉发布的机器人二代Optimus展示了其成就:视频中Optimus稳稳地接住了迎面抛来的网球并放下,手指可相对灵活地弯曲。根据马斯克介绍,这款机器人的手上拥有22个自由度,手腕和前臂上有3个自由度。注意,在科技圈定义中,人类的手被认为具有27个自由度,手部自由度越高,越能做出更加复杂和精细的动作。英国仿生灵巧手老牌企业Shadow Robo制作的Shadow灵巧手,自由度已经能达到24个,是行业公认的尖端水平,只差3个自由度就能与人类的手一样了。欧美发达国家科技起步早、研究人员多,在灵巧手赛道领先并不奇怪。不过,这些所谓的尖子生,同样有他们无法解决的问题。由于欧美率先从工业化过渡到了金融化,导致欧美的尖端工业成本极其高昂,制造周期也长。英国的Shadow、德国SCHUNK的灵巧手,价格普遍在1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70万元)以上,想拿到货还要等6-12个月。如果是最先进的24个自由度的灵巧手,价格甚至能达到上百万美元!这导致欧美虽然研究出了尖端的灵巧手,却碍于供应链、制作成本的原因,无法实现量产,空有一身虚名。欧美企业想要实现量产的话,最终还是得依靠中国的供应链。欧美在灵巧手赛道上占尽先机,国产的灵巧手做到哪一步了呢?先看自由度,国内的灵心巧手、因时、宇树科技、兆威机电、雷赛智能等企业,做出来的灵巧手自由度已经达到20个以上,基本追平了欧美发达国家水平。再看价格,因时是国内第一个实现灵巧手量产的企业,也是第一家将灵巧手价格降到万元以内的企业。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灵巧手价格都已经降到万元以内,即使是20个自由度的灵巧手,价格也普遍在2万元-10万元区间内。对比欧美国家的产品,价格不到十分之一。这就是我国低成本供应链的优势,相当接近的性能、产品效果,我国产品价格远低于欧美产品,并且已经实现了量产,竞争力极强。值得一提的是,国内由于60多家灵巧手企业之间的业务差异,分成了三大派别。1、专攻自研派:专门研究灵巧手赛道,不进入上下游;2、整体自研派:由于灵巧手是人形机器人的一部分,企业干脆研究整个人形机器人,以期达到适配度极高的灵巧手;3、跨界派:主要从其他行业或人形机器人上下游跨界过来。如灵心巧手、因时、灵巧智能就是专攻派,他们成功将奢侈品的灵巧手打成了一般工业品。宇树科技则是整体自研派,做出来的人形机器人已经具备一定灵巧度,能够在春晚舞台上跳舞。跨界派的规模则更庞大、更宽泛。既有做激光雷达的速腾聚创、做微型电机的兆威机电、雷赛智能,也有做汽车和电池的比亚迪,还有一众嗅到商机的巨头们。比如,阿里旗下的蚂蚁集团、京东旗下的京东战略投资、腾讯的Robotics X实验室灵巧手项目、华为的极目机器人项目、小米战投等等。vivo也在今年3月成立了“vivo机器人实验室”。vivo旗下的产品与机器人适配度极高,因为它既有芯片,也有AI蓝心大模型,还有虚拟现实的VR头显。这些领域看似单独分开,可若是应用到机器人领域,那就是大脑和眼睛。如此众多的行业巨头纷纷涌入,可见机器人灵巧手已经成为新的资本风口。机构预测,2024年-2030年灵巧手市场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到64.6%,是科技行业增长最快的赛道之一。聊了这么多灵巧手,老关真正想谈的其实是中国对比西方在供应链上的优势。许多人都会质疑,这么多企业涌入、这么多的资金投入,真正能让灵巧手行业的技术超过欧美吗?特斯拉和英国、德国的灵巧手企业明明领先几个自由度。美国也好、欧洲也好,他们在金融化之后陷入了一个怪圈,那就是技术与市场不匹配。举个例子,以美国的技术,能不能造出当年载人登月的火箭呢?我们下意识认为,曾经登月过一次,现在再登月肯定易如反掌。可事实是,一旦去工业化,曾经的工业体系就散架了,曾经的熟练工人也已经老了。失去了供应链的支撑,无法培养出新的技术工人,工业水平就会大幅下降,造不出就是造不出。灵巧手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首先要明白,灵巧手、人形机器人究竟是拿来干什么的?灵巧手和人形机器人,都是用来替代工人岗位、提高工业效率的。如果一个国家都已经去工业化了,那还要机器人和灵巧手干什么?所以,欧美即使能造出灵巧手、能造出机器人,价格也是十分昂贵的。因为工业在不断迁出,市场在不断萎缩,本身客户群体就有限,自然要狠狠宰一笔才能收回成本。相反,中国有工业、有供应链,本身就是机器人、灵巧手的最大市场。通过机器人上下游企业的密切配合、共同研发,能够不断试错,找出最佳性能、最低成本的技术路线,这就是国产供应链的优势。灵巧智能创始人称,要在2-3年内将高自由度灵巧手价格降至万元级;灵心巧手联合创始人更是表示,三年内可将灵巧手价格降至500元以下,甚至一年内就有望实现。欧美动辄10万美元、百万美元的产品,怎么跟中国竞争?所以,老关认为中国的灵巧手超越欧美是迟早的事。高自由度的人形机器人一旦量产,将迅速抢占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把国外的天价机器人踢出市场。
2025-09
292025-09
292025-09
282025-09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