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入10万,超过90%中国人
2024-03-29

|

2092

导语

王尔德曾说:年轻的时候,我以为钱就是一切,如今老了才知道,确实如此。

当你下定决心开始存钱了,就会发现,难,真难,比想象得难多了。

为什么我们这代人普遍存不下钱?

01

收入十万和存款十万

最主要的原因是,工资不高,没钱可存。

打开某些社交软件,月薪过万的人简直遍地都是,事实也如此吗?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9218元,其中,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天津、广东、福建、山东高于平均线。

再看一组数据,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

年收入为33036元,月收入约为2753元。

低收入组的年收入为9215元(月收入约为768元),而高收入组的年收入超过95000元(月收入接近8000元)。

简言之,假如你年入10万,就已经超过了全国至少90%的人口。

660660b8eb0b6.png

2023年中国内地31省区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那存款呢?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住户余额达到了143万亿元,人均存款首次突破10万元。

“人均”这个词很有意思,大家只需当个参考,就算拖后腿了也不必太焦虑,毕竟根据二八定律,20%的人掌握世上80%的财富——并非严谨的数学表达,只是形容大部分财富流向了少数人手中。

不过我还想问一句,在座的各位,你存款多少?达标了吗?

02

为什么存钱越来越多

近些年来,国内存款利率持续下降,选择“报复性存钱”的人却越来越多。

只存钱不消费,是因为天生不喜欢吗?

当然不。

因为没有安全感啊。

口罩以来,人们的风险防范意识不断上升,怎么对抗时代的不确定性?

发挥咱们中国老百姓的优良传统——存钱!

我想,很多人存钱的主要目的也不是为了盈利,而是预防性储蓄。

谁还指望那点儿利息发家致富、实现财富自由呢,

尤其当楼市瑟瑟发抖,股市战战兢兢,理财骂骂咧咧的时候,紧裤腰带存钱,才是过日子的正经办法。

成年人的底气和安全感,往往都是钱给的。

王尔德曾说:年轻的时候,我以为钱就是一切,如今老了才知道,确实如此。

前些年,胡润研究院发布了个报告,给中国一、二、三线城市入门级财富自由门槛分别定为:1900万元、1200万元、600万元。

满屏密密麻麻的数字,我只从缝隙中,看出了六个大字:贫富差距加剧。

660661269e0a8.png

网络上流传了很多这种收入等级表,大部分不具备有说服力的划分标准,大家权当乐子看看。

这会儿估计就有人问了,财富自由不敢奢望,只想知道,30岁/40岁/普通家庭/二胎家庭等,有多少存款才算合格?

标准并非一成不变的,它会受到所在城市、家庭背景、个人收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单看财富的多少,或许我们永远都不会感到满足,欲望永无止境,大概会不断追求更高阶的财务自由。

所以,化用洛克菲勒的一句名言回答:

存钱不是某个具体的数字,而是一种生活态度。

03

我们这代人为什么存不下钱

能存到钱的人,要么收入高,要么“节衣缩食”,消费水平低。

提高收入可能有点困难,可以选择先降低“欲望”。

由此,引出了另一个重点:消费主义陷阱。

消费主义陷阱的例子无处不在,它们已经渗透进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悄然无声地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和行为。

比如,商业广告中不断强调的“升级消费”、“季节性购物清单”、“名牌化妆品”“限量版盲盒”等,都在不断刺激着我们的消费欲望,使人上瘾。

很多刚刚过上温饱生活的人们,莫名其妙被贴上了“中产”标签,被裹挟在为中产量身定制地消费,过分关注物质财富和社交地位,陷入无休止的攀比和虚荣心之中。

过度消费、超前消费可能导致他们背负着重大的经济压力,甚至陷入债务困境。

要知道,人的生理需求是有限的,但心理需求却是无限的。

金融顾问大卫·巴赫曾经提出一个经典的理论:拿铁因子

如果你每天喝一杯30元的拿铁咖啡,20年后,按照每年6%的利率计算,你已经喝掉了40万元。

拿铁因子,指的是生活中非必要的开销,也许单次消费的金额很便宜,但积少成多,不知不觉中,掏空你的钱包。

很好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明明没有大花销,却总是月光、存不到钱的原因。

反对消费主义,我们需要回归到商品的本质:价值与使用价值。

资本的利益来源就是底层的低维认知和错误观念。

最后,还有一个无法避免的话题,我不想多说,因为敏感,且大家懂得都懂。

那就是——

房贷、车贷、传宗接代。

试想一下,假设你是个普通打工人,出身平凡,来自不知名的乡镇,学历可能从专科本科到硕士博士,一路努力来到北上广奋斗,住在城中村农民房,每个月领着几千元的薪水,等到将近三十,家里开始催婚……

这时,你能否能攒够钱,过上那种“传统有车有房有家庭”生活的成本呢?

6606610cb7e10.png

04

尾声

固然,存款总额的逐年增长,不能代表普通百姓手里的存款都在增加,但它的确证实了一句话:

手中有粮,心里才不会慌。

最近有个词比较火,叫存款特种兵。

为了在有限的本金中,追求更大化的收益,他们乘坐火车、飞机,一天辗转多个地方,只为找到4.0%的利率、多出几万元的利息。

还有的,甚至将目光投向海外,其中,厄瓜多尔凭借高达8%的存款利率成为了热门选择。

可见,中国人对储蓄的偏好,短时间内还不会改变。

风浪越大,确实鱼越贵,但也要小心,千万不要鱼还没钓着,人已经被风浪卷走了。

实现财富自由,听起来美好,又遥不可及。作为普通人,接受自己的平凡,好好生活,好好休息。

用一句很俗气的话结尾吧: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别人的期待,成为真正的自己。

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