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转移支付再破10万亿,谁是受益者?
2024-04-14

|

1719

661ba8e3b2b0d.png

四川2024年获得的中央转移支付资金超6000亿元,稳居第一;河南超5000亿元稳居第二;湖南、湖北、河北、黑龙江均超4000亿元,分别位列第三至第六。

促进全国均衡发展,离不开财政收入在区域间腾挪。转移支付是关键的手段。近日,财政部公布的2024年中央财政预算显示,2024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预算数为102037亿元,比2023年执行数(同口径,下同)减少908.19亿元,下降0.9%。剔除支持基层落实减税降费和重点民生等专项转移支付以及灾后恢复重建,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补助资金等一次性因素后增长4.1%。如加上使用以前年度结转资金20亿元,2024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为102057亿元。

根据2024年中央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分地区情况汇总表,今年约10.2万亿元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除了约1.3万亿元尚未落实到具体地区,其他近9万亿元资金已经分配至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国务院关于财政转移支付情况的报告明确,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主要用于解决地区财政不平衡问题,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政府实现调控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

661ba94d44ec0.png

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规模再破10万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是第二次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突破10万亿元。2023年,中央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首次突破10万亿元,约10.3万亿元。2024年这一资金规模再次突破10万亿元,小幅降至10.2万亿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税收研究中心主任杨志勇告诉《财经》,公共预算转移支付逐年扩大是正常趋势,随着时间积累,当下量级已经扩大到10万亿级。更应该关注的是,财政支出扩张速度与转移支付预算扩张速度的差值。

3月6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的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在切实保障部门履职的基础上,中央部门带头过紧日子,2020年—2022年中央部门支出连续负增长,2023年也只略增了0.8%,把节约下来的钱用于支持地方保障民生、促进发展。2019年—2023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从7.44万亿元,增加到10.29万亿元,首次超过10万亿元,增长了38%。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表示,保持较大的转移支付规模,一方面有助于加强对地方财力的保障,特别是保障基层财力,另一方面有助于促进科教兴国、保障和改善社会民生、弥合区域发展差距。

从地区分配看,四川2024年获得的中央转移支付资金规模继续领先,超6000亿元,稳居第一;河南则超5000亿元稳居第二;湖南、湖北、河北、黑龙江均超4000亿元,分别位列第三至第六。

云南、安徽、广西、新疆、贵州、江西、山东、辽宁、内蒙古、甘肃等地今年已获得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超过3000亿元;陕西、吉林、西藏、重庆、山西获得资金规模超2000亿元;广东、江苏、浙江、福建、北京等九个地区获得资金规模超1000亿元;上海和天津获得资金规模不足1000亿元,天津约为667亿元。获得转移支付数额巨大的省份多数都是人口大省,且担起国家粮食、能源、电力安全等责任。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指出,中央政府在分配一般性转移支付时,还要考虑人口规模、适龄学生、海拔维度等,四川、河南两省人口规模较大,人均GDP在全国排在中游靠后水平,因此获得的转移支付会更多。
 

661ba95aab430.png


从2023年执行与预算差额绝对值来看,河北的变化最大,实际获得转移支付5044.05亿元,比预算高出1128.79亿元。宁夏的变化最小,比预算高124.23亿元。《财经》记者梳理发现,相较于2023年预算数额,吉林、广东、江苏、山西、西藏、北京、宁夏、上海、天津2024年预算数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杨志勇告诉《财经》,转移支付的具体数额需要根据当年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例如面积、人口、经济产业规模等都会对实际的支出产生影响。

661ba9699146a.png

聚焦薄弱领域,养老金转移支付首破万亿

总体来看,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依然是向财力薄弱的中西部、东北地区倾斜,东部发达省份获得的转移支付资金规模相对较小,如上海和天津获得资金规模均则不足千亿元。

根据财政部发表的《关于2024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预算的说明》,转移支付的名目共分为32个领域,其中“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再细分了54个小项。

《财经》整理发现,在一般转移支付的10项预算中,7项较2023年增加,2项与2023年持平,1项较2023年下降。而在专项转移支付的22项预算中,有5项较2023年增加,3项较2023年下降,13项较2023年持平。

《财经》梳理发现,在2024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预算的说明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依然是财政的重要落点。与教育相关的资金,总额约有4085亿元,比2023年增加约100亿元。2024年涉及高中、学生资助的两项资金为增长,其他包括学前、高校、教师培训、特殊教育、城乡义务教育、教师培训、职业教育等环节的资金,则为持平。

与养老相关的资金,重点体现为“基本养老金转移支付”。2024年该项预算数首次突破1万亿元,为11160.52亿元,比2023年执行数增加1068亿元,增长10.6%。增长的原因是,2024年将继续适度提高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以及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

根据《关于2024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预算的说明》,基本养老金转移支付的分配逻辑,与地方离退休人数挂钩,再向地区倾斜——对中西部地区是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则只给予50%的补助。

基本养老金转移支付中,2024年获得转移支付资金最多的依旧是四川,为1053.25亿元,其次是辽宁(938.03亿元)、湖北(766.46亿元)、河南(761.41亿元)、黑龙江(718.62亿元)。

杨志勇告诉《财经》,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用于养老部分与保基本民生有关。同时,随着全社会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老年人口需要更多财政帮扶。

与医疗相关的转移支付,共涉及金额约5500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计划生育转移支付资金”继续增加,其他项目与2023年持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的增加与当年补贴标准提升有关,细项数据提升同样彰显了保民生的决心。”杨志勇说。

今年中央与地方预算报告还提出,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加强转移支付定期评估和退出管理,优化资金分配,研究建立完善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转移支付激励约束机制。杨志勇告诉《财经》,每年的转移支付预算用途都是根据预算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分配的。

2023年,国务院要求优化转移支付分配办法,完善支出成本差异、财政困难程度评价方法等工具,探索建立区域间均衡度评估机制及指标体系,合理确定支出标准和支出责任分担比例。